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圆满闭幕。河南职院2支参赛团队经过奋力拼搏,分别斩获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本届竞赛设置主体赛及“人工智能+、”“揭榜挂帅”专项赛,共吸引来自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大学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
本次竞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多次调研,给予参赛团队关心指导、帮助鼓励。在现场终审答辩环节,学校参赛团队精诚合作,出色发挥,赢得评委专家好评。最终控制工程学院项目《芯眼·AI缺陷溯源工程》和《麦野清风——面向小麦机械收获粉尘污染的高效抑尘装备》分别荣获“人工智能+”专项赛国赛二等奖、主体赛国赛三等奖。
获奖项目简介
《芯眼·AI缺陷溯源工程》


团队成员:汤彬业,赵耀翔,肖坤,苏顺,代晓瀚,费梓辰,苏路涵,张钰格,薛诚祥,王增旺
指导老师:王晓楠,王东辉,吴志恒
项目简介:该项目组建特征融合与数据生成的级联框架,开发基于手动特征和示例语义关联的新型生成方法,实现芯片检测技术的“速度”与“准确性”的双重提升,并结合缺陷生成技术,构建高级封装芯片表面缺陷数据集,切实解决检测种类局限问题。该项目创新点在于将特征融合与数据生成方法相融合并结合自主学习技术,为下一代芯片检测技术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获奖项目简介
《麦野清风——面向小麦机械收获粉尘污染的高效抑尘装备》


团队成员:秦俊杰,苑灵音,李思雨,王依帆
指导老师:姬虹,宋东方,王东辉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扬尘问题,研发了一套高效抑尘系统。核心技术包括防静电滤芯设计、C型侧排杂口集尘装置、主动风冷散热与滤芯自清洁技术,以及无人机实时监测技术。经第三方检测,扬尘减少49.92%,扬尘出田减少70.53%,可直接加装现有收割机。在郑州周边5县区推广应用611亩,显著改善作业环境,降低PM10浓度,减少粮食损失,并实现年粉尘净化量约21吨,兼具经济与生态效益。
学校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持续深化夯实“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制,将竞赛作为助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鼓励学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青年干事创业、成长成才铺路搭桥,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活水。(供稿:靳兵;审稿: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