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支教团:志愿服务坚持在需要与给予的路上

发布时间:2015-07-01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网北京625日电(记者 李延兵 通讯员 蔡娇娇)“支教,是一场心灵对生命的厚重允诺,传播知识奉献爱,我们支教在青海。”这是根植于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内心深处最朴素的诺言。

  自2013年起,北京工业大学已有两届14名志愿者奔赴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投身支教志愿服务。

  去年,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8名成员来到青海省民和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教授60余个班级4300余名学生,除了创新授课形式,还在科技、德育、美育、心理等方面举办不同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到目前为止,他们为服务地争取了三万余元的资金和物资,扶助了230名贫困学生。至今已经完成了近6万字的支教手记。他们用实际行动担当起新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传播积极的信念与能量,受到支援地区的一致好评。

  “我们没有高不可攀的目标,只求无怨无悔的奋斗,我们充满力量、无所畏惧,竭尽全力地守护我们的学生,还有扶助那些贫困孩子的未来。”作为北京工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蔡娇娇怀着这样的信念用一年的时间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初到民和:坚持与梦想的力量同行

  曾想象支教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也有对未知的担忧。

  但踏上青海民和的土地时,才开始了解真正的这里。

  初来时,

  学校前是一条土路,尘土飞扬,

  每天吃食堂不变的土豆盖饭,

  办公室的同事不信任地看着我这位学生物学专业的能教好数学,还听不懂我的方言。

  ……

  “窗外的天灰蒙蒙的,小轿车被颠簸得左右摇晃,路边是写满了‘拆’字的危房……”回想到一年前来到青海的那刻,北京工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韩羽宁的心里兴奋、紧张,还夹杂着些许的忐忑。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与甘肃仅一河之隔,昼夜温差大,天气时常阴霾弥漫、黄沙飞舞。从小在皇城根儿脚下长大的韩羽宁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圆自己的“支教梦”。

  “和想象的不同,硬件配套环境和条件的欠缺并非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的自主性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魏琦在来到青海民和一中后负责教两个高一普通班的数学课,学生的知识基础令初上讲台的魏琦大出所料,“对于初中就已学过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全班70余名学生近一大半解不出来,作业也只能交上30余本。”

  和韩羽宁一起来支教的蔡娇娇现在已是一个承载着很多人希望和未来的“青海丫头”,她说:“100天之前,我是一个从来没离开家超过10天的‘北京姑娘’,说到贫困与知识的渴望映入我脑海的是希望工程宣传画上的那双大眼睛,而现在,我想到的是眼前一个个真实的小孩子。”

 

  坚持与梦想的力量同行是北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最为可贵的品质。从小就怀揣教师梦想的蔡娇娇,在毕业后放弃了英国名校的读研机会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想想自己能去支教当老师,脑海中畅想着自己站上讲台的情景,心潮猛地澎湃起来,从小到大一直追求的教师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然而命运似乎要考验这位姑娘,到达服务地三个月,蔡娇娇都没能站上梦寐以求的讲台,而成为一名基层会计。对此,她自己有一个最为形象不过的比喻:“那种感觉就好像你满心欢喜地夹起一块肉,咬下去才知道是姜。”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蔡娇娇感到失落和迷茫,“我做梦都想和学生们在一起,但我明白会计这个岗位更需要我。”短短几个月,她把电算化的理念传递给学校其他会计师,创新性地优化了学校教师养老保险的数据采集方式,把原本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缩短到2小时之内。支教第104天,理想终于照进现实,她终于从一名学校会计和微机老师转变成了一名英语老师。“不遂愿是成长的必修课,然而在这个经历和调整的过程中,我更能体会到坚持与梦想的力量。”蔡娇娇这样告诉记者。

亲历贫困:架起“需要”与“给予”的桥梁

  “当我第一次走进只有2名教师、16名学生的青海省隆治乡铁家小学之后,眼前的景象远远超乎了我的预想。学校是一间村上闲置的办公室,黑板是半张木质的乒乓球台,操场更被没过半脚的黄土覆盖着。”

  看到这样的情形,赵参瞬间眼泪夺眶而出。“在回去的路上,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黑溜溜的小手冻得通红,穿着薄薄的单衣让人看着就心疼。”于是赵参在微信平台发起了爱心捐助,短短几天,来自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的爱心物资让铁家小学孩子们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脸。

 

  直至今日,赵参和伙伴们仍然在为铁家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筹集善款而四处奔走。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为连接贫困师生和爱心人士之间的一个坚定而稳固的桥梁。

 

  他们下乡入校了解西部孩子的真正需要,并尝试整合拥有的资源使其效用最大化。哪怕是只能作为一个小小的支点,他们也期望能将社会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深情紧紧地凝结起来。赵参说:“其实不是我们想全了怎么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没有想到过的同学、朋友、老师乃至社会资源的支持。恍然发现,原来这样的一份爱心和情意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深深存在的,只是没有一个迸发出来的契机……”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赵参和其他支教团成员一起为改善铁家小学的校园环境而努力着,包括学生们的新课桌、学习用品、体育器材等设施,以及老师的办公桌椅、办公电脑、档案柜等设施。

  “我们只是希望在离开青海之前,为孩子们再多做一点事情。”在公益路上,赵参明白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并不在于个人的成就,而是通过努力去改变了多少困苦人的命运。

  “传播知识奉献爱,曾经对公益活动仅存仰慕之心的我,来这里支教后,因心灵的震撼而变成了实际行动。”赵参到了青海支教后才明白,做公益并不需要有多丰厚的经济条件,重要的是努力去做,并坚持去做。

薪火相传:唱响”长大后,成了你“的旋律

  与其他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不同,严海丽是一个地道的青海姑娘。源于高中时北大支教团对她的启蒙,7年后,严海丽选择像当年教她的支教老师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更多人以影响和改变。

  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后,严海丽遇到了这样一名学生: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没有一丝学习热情。“老师……过了这周我就不念了,我考得很差,爸爸让我去打工。”找到学生时,她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严海丽明白,原本就没有学习动力的孩子,听到爸爸对他的放弃,一定是更加失落而毫无信心的。“不念了?你才16岁,再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吧。”试着给出这样的建议,严海丽和学生达成了一月之约。在这一个月里,她从各个方面辅导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而学生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欣然接受了。

 

  一个月之后,这名学生得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摆脱了班级倒数十名,重拾自信地回到了课堂。谈及这些,严海丽觉得自己当老师很幸福,很有成就感,话语中充满了力量:“每次看到还坐在教室里继续学业的学生,我都能感受到一种莫大的宽慰和鼓励。”或许正是因为有过经历与收获,她更愿意倾其所有去影响她的学生。爱无言,却在一批又一批的支教志愿者中得以轮转和传递。

 

  支教的岁月无声流淌,也考验着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志愿者们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无悔付出,也让他们思考爱、懂得爱、学会爱、收获爱。

  “老师,您的手是被冻坏了吗?”前来答疑的学生看着周梓耘僵直乌紫的手指,心疼地问道。“没事儿的。”周梓耘低语浅笑。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大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独生子女,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出远门。

  回忆到自己的支教时光,漫长的冬天是最让周梓耘难以忘记的,因为支教地办公室里没有暖气,给学生解答完问题后,周梓耘往右手上贴了个创口贴,又开始伏案备课了。就在那个周末,周梓耘收到了意外的礼物。“我看到办公桌上摆着一盒冻疮膏,还有一袋像草一样的土方,都是学生带来的。虽然很多孩子家里条件都不算好,但是他们特别懂事、特别善良,这是支教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周梓耘告诉记者。

  “我学会了独立。”谈起支教带来的改变,支教团成员刘博洋一脸骄傲。这个曾经从来没有手洗过袜子的北京大男孩儿,如今已是精通生活“十八般武艺”的达人了。“支教这段经历和伙伴们之间的情意,是我青春岁月里最宝贵的财富。前段时间北工大领导来慰问我们,父母般慈爱的目光让我们坚强了很久的心一下子变得温暖和脆弱。”

  “尽管一切并非一帆风顺,然而我们得到了历练、收获了成长,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学生的眼睛中看到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刘博洋说。

  “心和脚,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相信,除了我们正在路上的支教人,还有更多人有一颗热忱的支教心。”

  “我坚信,梦想不会因为土壤的贫瘠而停止生长。志愿服务,不为功利,不为成就,只为一步步靠近阳光,把心照亮。”

  ……

  因志而行,因愿而动,把志愿服务从冲动和理想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用点滴付出筑梦广袤西部的贫困学生,正在成为北京工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8名成员的共同心声。